引言:半年前,我在听一首已解散的社团【1】创作的东方同人音乐时,想到东方Project曾经的兴盛和如今的没落【2】,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。作为世界知名IP,东方有着25年的历史【3】,曾经占据了日本ACG界的半壁江山,在中文互联网上有着“日本三大同人奇迹”的美誉。即使是这样知名的作品,也不可避免的有没落的一天,于是我开始思考,让一个作品延续百年以上的时间是可能的吗?如果可能,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?
作者的话:虽然本文是从一个东方爱好者的角度所写的,但是我认为它对任何一个作品/亚文化的爱好者/创作者都有帮助,毕竟我们都希望自己喜欢的作品/文化能够尽可能的延续下去。
(相关资料图)
目录
一、对“延续”的定义
二、最“长寿”的作品——克苏鲁神话
三、什么样的作品能够永远延续
四、后记(注释)
一、对“延续”的定义
何为作品的“延续”?它并非指某个故事永不完结,也非一个作品被后人永远铭记。前者就像大多数的网文,这些文章的作者为了赚取稿费,不断的水字数,给作品“续命”,这种“延续”不是我想看到的。后者就像《西游记》《红楼梦》这些名著,它们确实没有被人们忘记,人们还不断的解读,挖掘它们,但在我看来,这也并非作品的“延续”,这些作品已经死了,只是人们不断的给它们的墓碑献花罢了。
我所说的“延续”,指的是一个作品不断的有新鲜血液流入,它的内容不断的得到扩充和完善。想要做到这点,只有依靠同人文化(二次创作文化),这也就是为什么标题所说的不是所有“作品”而是“同人作品”,因为没有同人的作品是不可能延续百年的。
很多人可能认为我在空谈,“同人怎么可能延续上百年之久呢”,这种观点十分正常。之前有一次我和一个圈内的朋友谈到东方的没落时,他是这样对我说的:“东方的没落是必然的,第一,时代已经变了,传统的弹幕射击游戏不再受欢迎了,现在人们都喜欢塔防或者开放世界冒险游戏了。第二,就算一直有人喜欢东方,ZUN已经40多岁了,他迟早有一天不能继续创作,到那时东方也就必然灭亡了。”(此处仅以东方为例,大部分IP都将面临类似的问题)这种观点看似无懈可击,但下面这个例子完美的反驳了这种观点。
二、最“长寿”的作品——克苏鲁神话
克苏鲁神话(Cthulhu Mythos)是以美国作家霍华德·菲利普·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世界观为基础,由奥古斯特·威廉·德雷斯整理完善,并由诸多作者所共同创作的一系列文学作品。它起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。克苏鲁神话最初的创作载体是文字,后来又有了绘画,游戏等形式。克苏鲁神话最常出现在的游戏是“跑团”,这是一种桌游,需要一套完整的道具,数个了解规则的人才能游玩,基本上只能在线下游玩且单局持续时间较长。
不管从那个方面看,克苏鲁神话都比东方更“过时”。然而,克苏鲁神话并没有死去,仅在B站一个平台,仅在2022这一年,关于克苏鲁神话的十万播放量以上的视频两只手都数不完。仅在中国,就有数十家关于“跑团”的桌游店还在运营。就在今年,以克苏鲁神话为主题的游戏《人格解体》就在steam上取得了92%的好评率和数万的下载量。数以千计的创作者仍然在创作关于克苏鲁神话的同人小说/漫画。明明它的第一批创作者全都不在人世了,但它却完全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样子。那么,为什么克苏鲁神话能够延续至今呢?克苏鲁神话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个例吗?
三、什么样的作品能够永远延续
根据对克苏鲁神话的分析,我得出了一个作品想要永远延续下去的三个必要(非充分)条件。同时我将以现在较为流行的游戏为例,分析一下它们是否满足这些条件。
1、创造一个世界,而非一个故事
一个完整且宏大的世界观是一个作品想要延续下去的前提,它就像同人创作的土壤,有了它,才能长出参天大树。实际上现在的大部分知名IP都做到了这点,诸如《原神》《明日方舟》《JOJO》《Undertale》等等。由于这点太过于明显,我们便不做过多讨论。
2、主线不明显、无明显主角(个人或团队)
一个有明显主线的故事是不可能永远延续下去的,它必然有一个尽头,如果强行延续的话,后期必然会出现战力崩坏,前后割裂过大等等问题。克苏鲁神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它的任务众多,每段故事都有一个主角(调查员),但你绝对找不到一个人贯穿了整个系列的故事。在我所了解的知名IP里,做到了这一点的只有东方【4】。
那么为什么其他IP做不到(没有做到)这点呢?原因有两点,第一,这些IP的所有者(游戏/动画公司)不需要使自己的IP永远延续下去,所有公司,即使是眼光最长远的公司也不会考虑百年后的利益,因此没有必要做到这点。第二,没有主线就意味着需要设计大量的可操作角色和支线剧情,这样不仅制作成本高,而且不利于商业化。
3、把作品标签化,符号化,精神化
克苏鲁神话如今已经不只是一个作品,它更像是一个符号,一种精神的代表。我们经常说什么什么作品是“克苏鲁式”的,甚至有时一看到魔幻恐怖作品就想到克苏鲁。这些的根本原因是克苏鲁已经和“未知恐怖”“反人类中心”这些符号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,以至于人们一提起这些符号就会想到克苏鲁神话(注意,这个绑定要足够强以至于没有后来创作的作品能够轻易夺走,这样其他创作者便不会考虑和它争抢这个符号)。因此,只要人类还有未知的事物,克苏鲁神话就不会消亡。
这第三点,是这三点中最困难,也最重要的一点。大多数的作品从创作之初便注定无法实现符号化,这取决于它的世界观的基本架构。但是,这并不意味着克苏鲁神话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。我认为,不少IP,都有着成为第二个克苏鲁神话的潜力(前提是他们的所有者想要这样做),下面我将以东方为例说明这一点。
4、克苏鲁神话的成功并非无法复制
东方的世界观的基本设定之一,便是“一切现实世界消逝的事物都会进入幻想” ,这个设定来自于日本神话中的“神隐”。这个设定看似没有什么太出彩的地方,然而,正是这个设定,使得东方可以成为现实世界和文艺作品以及不同作品之间的桥梁。作为同人爱好者,我们经常会遇到“双厨狂喜”的情况,即不同作品之间的联动。如果你对ACG圈有较完整的了解,你会发现东方与其他作品的联动远多于其他作品之间的联动(同人层面),近年来B站上较知名的作品就有《刃牙×东方》《明日方舟×东方》《废墟图书馆×东方》《MC东方》等等 , 再早的时候 还经常能看到“东×共荣”的弹幕。这些的根本原因是其他作品的世界观,剧情等等往往都有很大的冲突,但是东方的世界观非常包容,无论你是一拳毁灭城市的超人还是比凡人还要弱小的妖精,都能在幻想乡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。在加上上面那个设定为人物的穿越实现了官方设定上的保证,使得东方与其他作品的联动十分容易。
考虑到以上种种,我认为东方可以将自己和“包容”这个符号绑定在一起。一方面体现在作品世界观上的包容,另一方面体现在官方对二次创作的包容。等到这种绑定完全牢固后,人们一想到作品之间的联动就会使用幻想乡作为舞台,那东方就成功了(将作为ACG文化的代表而永存)。从现在来看,东方这个圈子正在向这个方向靠近,但是仍有一些距离,在乐观的情况下也需要五到十年。
不仅是东方,其他一些作品也有成为克苏鲁神话的潜力,只是稍弱一些,比方说明日方舟(前提是官方有这样的想法),它可以在对人性的描写和战争的残酷上增加笔墨,而对其他方面(如正义,美德,秩序)方面减少描写,完全走废土风格,将自己和“战争”“人性”绑定在一起,等到人们一提起战争就想到明日方舟时(如果你觉得不可能,想想现在人们一提到外星人就想到三体一样),那明日方舟就成功了。
四、后记
很多人可能会问:“为什么我喜欢一个作品就希望它能永远活着呢?只是普通的欣赏它,然后等它“死去”后再去看别的作品不就好了吗?”对于这个问题,up主难以回答,我只能说:“我仅仅只是论证了同人作品延续百年的可行性,以及提出了实现的方法,至于是否使用它,取决于观众自己”
up主今年只有高一,对社会的思考较为浅薄,创作这篇文章仅为抛砖引玉,如果有不同意见,请在评论区理性讨论。这篇文章文笔较差,阅读可能较为吃力,感谢您的阅读。
本作品为up主原创,如有雷同纯属巧合。引用/二次创作标明原作者即可,仅在Bilibili发布。
[1]指社团FELT,最后一张专辑发布于2021.12.21
[2]“没落”为相对于其他作品以及鼎盛时期的东方而言,数据来源于thbwiki同人音乐数量
[3]TH01东方灵异传发售于1996年11月04日
[4]详见东方历史年表 BV1n34y1H7W7